紫团山|四川成都·中国青年旅行社

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提供最新成都旅游,成都旅游线路,成都旅游价格报价,成都旅游景点,成都旅游费用,成都旅游报价,成都旅游注意事项,成都旅游指南,成都旅游攻略,成都机票预订,成都酒店宾馆预订服务,成都会议旅游,九寨沟旅游,峨眉山旅游,青城山旅游,都江堰旅游,熊猫旅游.
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提供最新成都旅游,成都旅游线路,成都旅游价格报价,成都旅游景点,成都旅游费用,成都旅游报价,成都旅游注意事项,成都旅游指南,成都旅游攻略,成都机票预订,成都酒店宾馆预订服务,成都会议旅游,九寨沟旅游,峨眉山旅游,青城山旅游,都江堰旅游,熊猫旅游.

| 四川旅游景点攻略 | 四川旅游线路 | 川人出省线路 | 海外旅游线路 | 会议与拓展 | 宾馆酒店 |

| 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合同样本 | 在线预订 | 公司账号 | 留言板 | 站点导航 | 分部管理
  九寨沟 | 黄龙 | 峨眉山 | 乐山大佛 | 海螺沟 | 青城山 | 都江堰 | 西岭雪山 | 长江三峡 | 四姑娘山 | 稻城 | 西藏 | 成都旅游 | 四川旅游
您的位置  :  山西省  >>  长治  >>  壶关  >>   紫团山
紫团山
紫团山 相关景点
+更多



   紫团山海拔1500米,面积150平方公里,是大峡谷主要避暑胜地。呈东西走向,有紫团洞、白云寺、慈云院、南极园、云盖寺、福水泉等近10处景观。 

    紫团山麓有一个石灰岩(青石)溶洞,洞口常有紫气团聚如盖,故名紫团洞,紫团山也因此得名,自古就有团峰倚秀的美誉。紫团山山峦纵横,峭拔高耸;漫山苍翠碧绿,珍禽和鸣;山涧泉流潺潺,长年不息;沐浴朝阳夕日,霞光万丈;公路蜿蜒曲折,直达峰巅。紫团山麓的紫团洞,可供游人探险寻幽;山巅现存明清时修建的白云寺,其木雕、砖刻艺术令人叫绝;山下东北处是云盖寺遗址,可供游人发思古之幽情;南极园种植的紫团参,更是游客首选的购物佳品;离紫团洞不到5公里的福水村盛产天然矿泉水,日流量200吨,含锌、锶、锂,为祛病、健身、益寿的上好饮品。据《壶关县志》记载:998年(宋咸平元年),宋真宗赵恒在这里留下御书阁,盛赞紫团山秀美风光。

    据房玄龄《晋书》记载:西晋时,原籍壶关的鲍玄精通道术,能够预测未来,在紫团山中隐居修炼。当时著名术士、医学家葛洪长途跋涉几千里,到山中拜鲍玄为师。鲍玄十分喜欢葛洪,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葛洪不仅把鲍玄的道术学到手,同时还精研医术,尤其对中草药颇有研究,写下医学著作《金匮药方》。326年(晋咸和元年),葛洪写下《抱朴子》一书。他在书中盛赞:天下名山者,南有武夷,北有抱犊(今紫团山)。紫团俯瞰云烟,瀑布流泉,霞城洞府,求之海内,不可多得。据陈寿《三国志》记载:三国时大书法家钟繇,很小的时候离开家乡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跟着胡昭、关枇杷到抱犊山(今紫团山)中拜刘胜之(字德升)、曹喜为师,学习刘德升创立的行书字体,长达三年之久。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钟繇正独自在山中研究行书艺术,忽然来了一位美丽的少妇,向他表示爱慕之情。钟繇大喜,与她共结连理。别人知道后,告诉钟繇说:那个少妇一定是个妖怪,你要除掉她,免生后患。等到少妇再来找钟繇幽会时,却躲在屋外不进来。钟繇奇怪地问道:你为什么不进来?少妇回答道:你要杀我 ,我不敢进去。钟繇骗她说:我不杀你,你进来吧!少妇信以为真,进到屋中。钟繇抽出刀来,砍伤少妇腰胯。少妇捂着伤口,逃了出去。

   第二天清晨,钟繇沿着血迹,寻找少妇踪迹,遍寻不见。后来传说少妇悲痛欲绝,倒地而亡,化作了一座山峰,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睡美人。钟繇学艺三年,书法水平大增,他的字好似飞鸿戏海、舞鹤游天。后来,钟繇投奔曹操,被封为司隶校尉,镇守长安(今陕西西安),节制地方割据势力马腾、韩遂等人。202年(汉建安七年),袁尚任命钟繇外甥郭援为河东太守,让他配合并州刺史高干、匈奴南单于围攻绛县(今山西绛县)。河东郡吏贾逵宁死不降,被部下卫固、张晟、张琰劫持,当了郭援的俘虏。郭援将贾逵押到壶关,关押在土窑中,窑口上压着一个大木车轮,不给他食物。贾逵对守卫的士兵说:这里没有侠客吗?难道会看着义士死在这里?壶关侠客祝公道听说后,夜里将贾逵救出,曹操派钟繇平定郭援、匈奴南单于叛乱,杀掉郭援。不久,钟繇又率兵平定卫固、张晟、张琰叛乱。
 

 



    紫团山,即座落在峡谷主体中段的南岸一侧。此山极目尽绿,松柏葱郁,峰峦叠嶂,环眺皆秀。大约在北宋以前紫团山曾经又被世人叫作"抱犊山"。因山巅常有紫气团聚而得名。山脉延绵百里,有险峰峻岭50余处,最高峰海拔1791米。

 

景区相关资料


    近年来,在山西省壶关县东南部建立了一处名曰"太行大峡谷"的国家级林林公园。这一峡谷自西而东,由壶关而至河南林州境,横切太行,万壑疏风,其长度足可以40公里计。紫团山,即座落在峡谷主体中段的南岸一侧。此山极目尽绿,松柏葱郁,峰峦叠嶂,环眺皆秀。大约在北宋以前紫团山曾经又被世人叫作"抱犊山"。《太平御览》讲:"抱犊山,在上党东南,高七十丈。"《隋图经》则说:"抱犊山四面危绝。"公元4世纪初时,我国两晋时期著名的道教神学奠基人葛洪(自号抱扑子)曾遍游天下名山。他对太行怀抱中的抱犊山评价甚高,以为"称天下名者,南有武夷,北有抱犊。"把紫团山与武夷山相提并论,这对当代人来讲,无论如何是无法想象的事情。因为今天的紫团山其名声不但已远不如声名显赫的南国武夷,仅以武夷九曲溪那样秀丽可人且可乘舟游弋的水景而言,即使走遍今日太行峡谷中的每个角落,恐怕也难以觅得一处了。然而,再把话说回来,你如果真是一个对紫团山的历史有所了解的人,特别是对它的地形地貌做过实地踏勘的人,你则会毫无犹疑的确信,确信葛洪在1500余年前所说的那一番话不但语出事实,而且语焉甚确,毫无夸张。现在武夷九曲溪水及其所经山峡长度约近8公里,历史上可能更要绵长些;但紫团山峡中的河床谷地其长度绝不在20公里以下。根据历史上遗存地貌的观察分析,古代武夷九曲溪和紫团山峡流景观的主要区别应该在于,武夷九曲溪河谷趋于平缓开阔,而紫团峡流由于峡身紧束,区段落差极大,所以后者比前者肯定会流速迅疾,景色险奇而壮观。在溪流盘曲环绕、岸侧景色变幻无穷这一点上,两处名胜则是相似相近的。

 



    紫团山历史


    紫团山虽然在两晋时期就已大名远播,但达于极盛却是在北宋。宋人王辅道在宋徽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秋九月曾有《紫团三十六景诗》之名作,详写紫团山盛景。此诗原刻于36块石碣之上,到了明代时,36景诗石碣中已有14碣失佚,而再到清初时,36景诗石碣中竟只幸存4碣于世。时人为此深觉痛惜,游人曾责怨紫团山当地"地主乏九方之识,而山灵负盐车之泣",以为应该把这样的可悲后果书写于文并勒于山石,用此以警后世。由于历史上造成严重的毁损,至元明以后,紫团山上的多处名胜景致不但大多倾圯败坏,有关文献记载也散佚严重。明清时人可以指认或幸存的紫团36景中的内容则只有迎峰、倚秀峰、碧萝峰、老人峰、金屋山、鸱尾山、天杠磨崖山、仙翁崖、东化表、西华表、濯缨溪、南极园、驻云亭、白云潭、屏墙山、翠微洞、慈云寺、云盖寺、缨桃掌、凤台山和真泽宫等一些。


    紫团山极盛于北宋,而且唐以前的抱犊山在北宋时易名为紫团山,这些已能肯定。然而如果说到抱犊山何以要在北宋时改名为紫团山,在这一点上看来已不好讲出确切缘由,早在唐时,抱犊山西麓一带已有"紫团乡"的古地名存在;而且据说至少是在北宋以前,抱犊山上的翠微洞就曾有所谓"紫团真人"在此修行炼丹;再就是,抱犊山一带自古即特产"紫团参"。从历史上所遗留下的这些地缘信息看,抱犊山的易名极可能即基于它们,而且抱犊山到紫团山的变易过程看来也不是突变,而应该是渐变。这种渐变的过程或许就发生在五代至北宋初这一时段。


    紫团山在北宋的极盛很明显得力于道教在当地的衍布。所谓古紫团真人曾在该山的修行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北宋时人的伪托或是发挥,真正的促动力则可能直接来自于北宋历代皇帝对道教的嗜好与追求,这种嗜好与追求在北宋末期宋徽宗时发展到了十分奢靡的阶段。现在仍然基本完整保存着的乐氏二仙真泽宫极容易说明这个问题。紫团山的真泽宫位于山的西麓神郊村,此宫庙貌规模之宏大冠于古时上党、泽州两地同类庙群。真泽宫俗称二仙庙,常见于古时晋东南各州府县。庙中主祀的乐氏二仙,史载实有其人其事。本事概略讲大约在唐昭宗时,有乐姓人带着两个女儿自屯留李村迁居至壶关紫乡益阳里,后来为了在山间采灵芝给继母治病被风刮到山岸之下而殒命,乡人随即为乐氏二女立祠纪念。清时紫团山樱桃掌还保存着乐氏二女父母坟墓,墓前碑上还记有唐乾宁元年(公元894年)的年号和乐氏父母的姓名。此事当然感人,但毕竟是凡人凡事。从此时起,事情又过去了两百多年,由于一次偶然的事件,乐氏二女却由凡人而突然一举成仙。话说宋徽宗崇宁年间西夏侵扰中原,朝廷派大军出征路过紫团山,忽然有二女子为朝廷大军沿途送饭。消息传到皇帝那里,一时有人认为是乐氏二女显灵,于是宋徽宗立时敕封乐氏二女为冲惠、冲淑真泽真人,并敕立宫庙命民间以祭祀。现在壶关神郊村真泽宫中保存着的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敕封碑即是当年原物,距今已有近900年的时间了。旧时晋东南一带之所以处处都有所谓"二仙庙",其源头皆在紫团山间。宋王辅道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所刊刻的《紫团山三十六景诗》碑,距宋徽宗敕封乐氏二女为真泽真人一事,也不过10年多一点的时间。


    紫团山虽然在宋徽宗时空前地兴盛起来了,但是也有令人沮丧的事情出现。比如说,紫团山自古盛产紫团参,而且山中36景中的南极园原来就被称为"参园"。可是,地方志记述,这作为一方之宝的紫团参,却反而在紫团山的极盛时的政和年间倒悄然绝迹了,所谓参园不久也被为农田。笔者近来曾两次身临壶关太行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和紫团山,并到对宫和白云寺(即36景中原驻云亭的所在地)内问古。遗憾的是,由于诸多原因未及探访那十分奇特的翠微洞,所以心中多少有些失意。据当地民间传说,紫团山的这个翠微洞是和近百里外陵川黄围山上的黄围洞相通相连的,而且洞中各种造型的石灰岩水溶结晶景观尤其传神迷人。除此之外,记得十多年前著名作家孙谦同志曾经在他的一篇回忆文章中讲到,说他战争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举行宣誓仪式时就也是在这座紫团山中的翠微洞内。但是由于那是一个战斗空隙的夜间,他当时并不清楚是在哪里。一直到他再一次光临这一名胜之洞时,据他讲已是"文革"之后的改革开放年代了。孙谦同志的这段传奇式经历,无意间倒更促使我产生出一种急迫探索这翠微洞的欲望来。


 

  内部景点


    紫团洞位于半山腰处,洞名为清代知县叶大鹏题写。相传这里是元朝一位叫道荣的道士修炼成仙之处。道教的最终目标是"得道成仙",道教认为,通过修道,可以使人返本还原,与道合一,与道合一则可以成为神仙。神仙不但灵魂常在,而.且肉体永生。许多人选择了名山作为修道之所,渴望能成为仙人,自由自在地生活,其实,这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


    紫团洞为天然溶洞,洞如迷宫,深不可测,至今还没有人能走到尽头。现已开发利用1500余米,修筑游路,并安装了五颜六色的照明灯,缤纷的灯光更给溶洞增添了绚丽,神秘。洞内最宽处30余米,最高处50余米,但最窄处仅供单人行进,最低处不足3米。我们的参观路线也是忽上忽下,再加上洞内多旁穴歧径,容易迷失方向,请大家相互照应,注意安全。各位,观赏溶洞景观时,由于观赏角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景观,不同的效果,大家有兴致的话,可以为我们所看到的这些景观重新起一个生动的名字。洞内白色钟乳石构成了紫禁城、南天门等150余处千姿百态、维妙维肖的景观。您听到滴滴答答的水声了吧,这里的钟乳石形成了一座座假山,不时有泉水叮咚而下,此情此景多像齐天大圣居住的水帘洞啊,猴王与他的猴子猴孙们居住这里,一定也会感到逍遥自在。还有一景为"五龙捧寿",在百余平方米的天棚上,有五条玉龙捧着一个大寿桃,造型极为精巧。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大家非常熟悉,说的是王母娘娘设宴款待八仙,八仙开怀畅饮,喝得酩酊大醉,回时行至东海边,吕洞宾倡议不得驾云过海,于是八仙各显其能,渡过东海。您看,这八位踏在祥云之上的大仙正寻思着如何显示其超群的本领呢!这些精美绝伦的风景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看到这些,使人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神奇与绝妙。


    由紫团洞行至山顶,可欣赏到白云寺景观。白云寺,又名驻云亭,始建于北魏年间,现存建筑为明清结构,坐北向南,两进院落,正殿3楹,过亭3间,东西耳房各3间、廊房各7间。院内还有明清碑碣6通,记载了历代重修情况。东西廊房还存有4组砖雕戏剧画,这是十分珍贵的。每当如烟如云,时聚时散的雾气缓缓流动,轻轻升腾时,雾海间的白云寺朦胧缥缈,令人心荡神怡,这奇丽的天地,幽闲的环境,足以使人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


    稍事休息之后,乘车到另一景点--真泽宫参观。真泽宫位于紫团洞西南方向的树掌镇神郊村北部,又称"二仙庙",始建于唐朝。被老百姓叩拜了千余年的二仙庙是晋东南特有的宗教建筑。


    据说真泽二仙的故乡就在紫团山怀抱的一个小小村庄里,她们在这里度过了童年。二仙姐妹从小就十分聪明,只是迟迟不会说话,到7岁时才开口,结果呢?出口成章,而且颇有见地。她们的生母去世后,父亲乐宝山将继母李氏迎进家门,尽管乐氏二女百依百顺、尽心服侍,李氏仍视她们为眼中钉,寒冬腊月,继母让她们单衣赤足上山采菇,二人"虽难而往,泣血沾土,苦苣皆生血斑。"炎热酷暑,继母又让二人去拾麦穗,她们终日寻找也没有大的收获,正当痛哭抹泪时,一片祥云将姐妹二人腾举而上,悠然而去。乐氏二女成仙升天的情景,一时传遍四乡邻里,人们盖起了二仙庙以示纪念,"士庶每有请必应",二仙庙博得了老百姓的尊崇。


    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年-1106年),西夏侵扰边疆,宋军由于长期作战,军队粮饷告急,有两个来自紫团山的妇人背二小瓦罐,里面源源不断地有粮食涌出,使宋军渡过了难关。凯旋之后,此事被上秦朝廷,二女被敕封为冲惠、冲淑真人,庙号"真泽"。后经历代扩建至今日规模。


    从神郊河河谷登上156级台阶到达4根砂石柱支撑的牌楼,牌楼后为山门及两个侧门,上建有楼,两侧为东西望河楼。进入山门,真泽宫的主建筑--当阳殿展现在我们面前。它建在 1米高的台阶上,面阔5间,进深6椽,单檐歇山顶,殿中有4根红色石柱支撑,正面塑二真人像,殿两旁各有廊庑7间,东、西厢有阴宫、阳宫各9间。当阳殿后为真泽宫第二大殿--寝宫,其两侧有簪花二楼。通过寝宫两侧的甬道,即可到达建于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的圣公母大殿,殿内供奉着二仙真人父母的神像,两侧各有一座梳妆楼,殿前回廊斗拱,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


    1939年,八路军挥戈东渡,抗大一分校驻此庙堂半年多,更使古刹备增光辉。

 

 
 

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 版权所有 © 1997-2009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九寨沟旅游网) 邮编:610031
  电话: AAAAAAAAAAA AAAAAAAA  AAAAAAAA  AAAAAAAB AAAAAAAC  传真: AAAAAAAAAAC
  蜀ICP备05002088号
免责声明:本页部份数据由网友上传和热门链接自动获取生成,不代表本公司观点;如果您认为有不详之处,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公司联系,我们将进行相应处理。
本网站由 成都汉讯科技 提供WAPRSS技术支持与维护软件开发
友情链接:台湾旅游 九寨沟 峨眉山旅游 成都旅行社 青城山旅游 都江堰旅游 四川现代艺术学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