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德上寨|四川成都·中国青年旅行社

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提供最新成都旅游,成都旅游线路,成都旅游价格报价,成都旅游景点,成都旅游费用,成都旅游报价,成都旅游注意事项,成都旅游指南,成都旅游攻略,成都机票预订,成都酒店宾馆预订服务,成都会议旅游,九寨沟旅游,峨眉山旅游,青城山旅游,都江堰旅游,熊猫旅游.
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提供最新成都旅游,成都旅游线路,成都旅游价格报价,成都旅游景点,成都旅游费用,成都旅游报价,成都旅游注意事项,成都旅游指南,成都旅游攻略,成都机票预订,成都酒店宾馆预订服务,成都会议旅游,九寨沟旅游,峨眉山旅游,青城山旅游,都江堰旅游,熊猫旅游.

| 四川旅游景点攻略 | 四川旅游线路 | 川人出省线路 | 海外旅游线路 | 会议与拓展 | 宾馆酒店 |

| 首页 | 收藏本站 | 关于我们 | 合同样本 | 在线预订 | 公司账号 | 留言板 | 站点导航 | 分部管理
  九寨沟 | 黄龙 | 峨眉山 | 乐山大佛 | 海螺沟 | 青城山 | 都江堰 | 西岭雪山 | 长江三峡 | 四姑娘山 | 稻城 | 西藏 | 成都旅游 | 四川旅游
您的位置  :  贵州省  >>  黔东南  >>  凯里  >>   郎德上寨
郎德上寨
郎德上寨 相关景点
+更多


  在很多介绍苗族风情的宣传册上往往能看到一个用卵石排列得很好看的芦笙场,图案模仿古代铜鼓上的十二道太阳光芒砌成,两头还有用石料铺的两匹飞奔的骏马,那就是在郎德上寨拍的。
  郎德上寨是贵州省命名的民族文物村,也是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领袖杨大六的出生地,当年打仗用的刀枪箭戟自是遗留了不少。那时清兵整整征战了18年才将其平定,大怒之下把寨子烧光,人口几乎被杀绝,侥幸有15人逃至深山野林才保住了性命。后来这15人组成了4户人家,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至今全寨已经有118户,500多人。
  郎德上寨依山傍水,背南面北,四面群山环抱,茂林修竹,衬托着古香古色的吊脚楼,蜿蜒的卵石路在屋檐间时隐时现,偶尔还能听到两嗓子苗民的歌声。寨内苗民的服饰以长裙为特征,所以又称 “长裙苗”。寨前有一条小河逶迤如龙蛇,小水车三三两两,南面有松杉茂密的“护寨林”,山上有当年杨大六起义时筑起的碉堡、战壕;北面有杨大六桥—风雨桥横跨于河上,过桥后还能看到杨大六练兵场。还有南、中、北三个不大的寨门,上书“郎德上寨”几个字。寨中芦笙堂后就是“杨大六文物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当年杨大六起义时用过的刀、叉、头盔、铁炮等物品。

景点相关资料

一、景区概况
  朗德上寨是一个苗族村寨,位于凯里市东南27公里的苗岭腹地,分上下两自然寨。对外开放的是上郎德,因此正规一点的叫法应该是“朗德上寨”。郎德上寨系苗语“能兑昂纠”的意译,“能兑”即欧兑河下游之意,村以河名,“昂纠”即上寨,郎德上寨因属郎德地片上方,故名。寨内苗民的服饰以长裙为特征,所以又称为“长裙苗”。在这里除了可以欣赏到苗族独有的木吊脚楼建筑外,还可以欣赏到寨民表演的拦路酒歌、盛装苗舞、芦笙舞、八抬芦笙舞等等节目,表演一场的费用大约是400元。郎德镇具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旅游资源,镇内有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民间歌舞艺术之乡”、“全国百座露天博物馆”朗德上寨和“芦笙之乡”岔河南猛。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郎德上寨四面群山环绕,村前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流入美丽的丹江。跨溪有风雨木桥,沿溪有石磨碾房,水中群鸭嬉戏,两岸水车成行。寨子对面有养流坡,坡腰有8亩许平地和一长150米的赛马跑道。每年农历三月马日,雷山、凯里、麻江、丹寨四县交界的苗族男女青年,在此举行爬坡活动,对歌,赛马,盛极时达万余人。
  郎德上寨民居依山而筑,为木质结构吊脚楼。有五条花街路通向寨中。东、西、北面置有木柱瓦顶护寨门楼,简称“寨门”。寨上,吊脚木楼,鳞次节比,错落有致。寨中道路、院坝及各户门庭,都用鹅卵石或青石镶砌铺就。寨中有两个铜鼓、芦笙场。场子模仿古代铜鼓面太阳纹的图案,以青褐色鹅卵石和料石铺砌成十二道光芒,朝着十二个方向伸展。铜鼓、芦笙场的两头,用鹅卵石、水泥镶嵌成两匹飞奔的骏马。
  游客进郎德上寨得按苗家礼俗喝拦路酒。从寨脚公路开始,到寨头的进寨门楼,设迎客拦路酒卡,多达12道。每道酒卡,在路中间放一张方桌,两边站着几个身着盛装的苗族男女青年,提壶端杯,向客人敬酒,每道两土碗,表示福寿双全。最后一道酒卡是进寨门楼,土碗换成了大牛角。如此一路想满饮进寨者,非“海量”莫能。不过不善饮酒的客人也不必担心,只要你双手背在身后,弯腰用唇轻触酒杯即离,并有礼貌他说一声“兜社莫”(苗语“谢谢你”)就可以“过关”了。主人虽然好客,但绝不会强人所难。欢迎仪式还有燃铁炮、放鞭炮、奏莽筒、唱酒歌等。在这之后,妇女们身穿绣衣条裙,头戴银角冠,男子们则长袍马褂,全村尽出,把客人引至寨中心芦签场。场上铜鼓高悬,青年乡民在这里为客人献上传统的苗族歌舞:芦笙舞、板凳舞、木鼓舞,铜鼓舞……最后,全村男女老少络绎上场,围成若干个同心圆,随着铜鼓点子款款绕场起舞,客人们也被邀入场内,使狂欢活动达到高潮。歌舞之后,可信步走人普通苗家,那“吱呀”的纺车,“嚓嚓”的布机,讲述着大山中宁静的生活,热情的村民定会邀你在吃新节或过苗年时再来,那是他们最隆重的节日。

二、建筑特色
  小寨民居建筑几乎清一色的穿斗式木结构吊脚楼。栋栋木楼,檩接着檩,脊挨着脊,鳞次栉比,分外密集。吊脚楼的外部造型、内部装修、民俗陈设,极具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1、外部造型
  吊脚楼的外部造型多为四榀三间,上下三层。底层进深很浅,只能圈养牲口。二层半虚半实,即所谓的“半边楼”。此层为全家活动中心。楼空部位,上铺楼板,与实地平。几乎所有四榀三间的木结构吊脚楼都是歇山青瓦顶,唯独咸同起义将领杨大六故居为庑殿顶。四榀三间吊脚楼,苗语称“寨嘎娄”,二层一般三面带廊。
  此外还有三开间带一耳房、三开间带一迭落、三开间带两迭落、四开间吊脚楼、五开间带两耳房等多种户型,屋面除歇山顶外还有悬山顶。
  三开间带一耳房民宅的主体建筑仍为三开间吊脚楼。为上下二楼方便,于侧面加建一间耳房,其内安置楼梯,屋面做成歇山顶。而另一侧仍为悬山顶。此类半边悬山、半边歇山的吊脚楼民宅为数众多。
  三开间带一迭落民宅,迭落内砌炉灶,辟火塘,作厨房用。
  三开间带两迭落民宅,主体建筑为三开间吊脚楼,两侧分别带迭落。兄弟分家,明间共用,次间为各自活动中心,迭落为各家厨房。
  四开间吊脚楼民宅,居住两兄弟。本应各自修建三开间吊脚楼住宅,为节约用地及材料,修建四开间吊脚楼,兄弟分家后各为两开间居室。
  五开间带两耳房民宅,主体建筑为五开间吊脚楼,两侧加建耳房。主体屋面悬山顶,耳房屋面为披檐,形同偏厦。兄弟分家,明间共用。左次间、左梢间及左耳房为一户,右次间、右梢间、右耳房为一户。总体为五开间带两耳房民宅,实为两户人家居室。


  2、内部装修
  郎德上寨的吊脚楼,在内部装修方面,其突出特点是安装美人靠、牛角形连楹及封檐桥。
  美人靠,又称吴王靠、飞来椅,苗语称“斗安息”,意为供人歇息的木凳子。郎德上寨几乎所有民宅都于吊脚楼二楼明间外廊上安装美人靠。家人于此歇息。妇女于此绣花。村姑将镜子悬于檐柱上,美人靠便成为梳妆台。
  牛角形连楹,苗语称“嘎丢斗”。吊脚楼二楼明间大门上的木质连楹,全都制成牛角形。苗俗认为,水牛威力最大,老虎斗不过它,有了水牛把门,可保一家平安。牛角形连楹的作用,类似汉族地区的门神。
  封檐桥,苗语称“阿斗久”。几乎所有吊脚楼的封檐板,着意刻成拱桥形,称为“封檐桥”。古代苗族先民住在滨湖地区,有些民宅建于水上,登堂入室均需过桥。其后迁至苗岭山区,将“桥”刻于封檐板上,以此“记载”古代居住习俗,同时认为,可吸福纳祥。此俗类似汉族地区雕刻蝙蝠。
  此外,大门、房门、窗户的装修也别具一格。
  大门,苗语称“嘎丢休”。吊脚楼二楼明间大门,门槛一般高达0.8米。苗俗认为,门槛高象征财富多,且有利于护住家中财富不外溢。门框上宽下窄,呈倒梯形。苗俗认为,这样利于柴禾进屋,即“财喜”入室。大门开关要求发出响声,说是如此才算热闹,其实是为获取信息,了解动静,犹如城里人安装门铃一般。
  房门,苗语称“丢沙”。吊脚楼二楼两次间通常为新婚夫妇卧室,其房门上窄下宽。苗俗认为,此作可防孕妇难产。
  窗户外侧即为走廊,故其窗门不用支撑式,而用推拉式,且上下推拉,非左右推拉,与日本有别。


三、民俗与文化
  信仰崇拜
  郎德寨中的路面全部用石条铺成“人”字形,石条路上建有四十多座小桥,或木砌或石垒,木桥以杉木为最佳,为求吉利,须是砍伐后还能再生的。当地民俗认为人是从另外一个世界通过桥来到人间的,因此这些桥不仅是交通设施,更是神灵之物,逢年过节,遭遇不幸,还得用祭品祭奠。更有二月初二祭桥节,祭祀老桥架设新桥,有为交通而架的“无意架桥”,又有为婚后不育(或有女无子)求子而特意架设的,架桥之后才生的小孩被认为是桥显灵,此桥自然就成了这个小孩的“保爷桥”;孩子长大后生儿育女,这座桥又成了全家人的桥。郎德的桥须架在交通要道上,或河上或沟上,甚至是无水凹地上,用材料数要单不要双,以“三”为常见,如三块木料、三块石料。此外值得一提的桥是望丰河上的风雨桥,这座始建于清代的桥曾被苗族英雄杨大六用来抗御清兵,故又称“御清桥”、“杨大六桥”,后毁于山港,重修后的桥宽约十主,长达四十余米,长廊外装有九个“美人靠”,据说同时可供百余人休息,朝阳中夕阳下漫步桥上实在是一种意景。过了桥就是原来的练兵场。
  牛和鱼是与郎德寨息息相关的两种动物,敬牛竟与祭祖同样的隆重。民族节日“四月八”又被称作“牛王节”,据说这一天是太子下凡做牛的日子,因此耕牛要休息一天,有的还要举办“祭牛王”活动,当地亦有牛战胜虎成了大哥的传说。因为牛在民俗文化中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在蜡染、桃花、织锦等民族工艺服饰上牛的形象无处不在。鱼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郎德寨中各式各样的鱼型器具比比皆是,木匠的墨斗、开关拉手、扁担头、绣花帽、木梳,而吃新节等重大节日中,鱼更是无时不见。
  在当地信仰崇拜。在寨门及风雨桥头,都建有小吊脚楼,内中各自安放有大小一两块石头,这是当地的“岩菩萨”,在祖先灵位下地板上也放有几块石头,当地称之为“岩爹”、“岩妈”。寨内还兴祭火神,也称“扫火星”。传说远古时候苗家有七十二寨,每寨七十二户人家,一把火烧了,只剩两寨两家,从此,当地人就对火神敬畏有加。


  郎德上寨鼓藏节
  招龙节又叫拉龙节,和苗家牯臧节一样13年过一次,连续三年,时间定在猴(申)年的二月猴(申)日。据传,在雷山控拜、麻料等村的祖先原来居住在脚高,就是今天的贵州凯里三棵树镇一带,后有一批猎人来到这里打猎,看到这里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就在猴年迁徙到了这里。为纪念这个迁居的日子,就定猴年为郎德上寨的“招龙节”。
  招龙节是雷山苗族祭祀本宗支祖宗神灵的大典,各种礼数讲究都有相应的规定。杀的猪必须是阉割后的公猪,而且猪的毛旋涡必须周正,杀猪的时候,猪的头要朝着东方。而杀死猪后,要先将猪心窝上的一块肉割下祭祖。而猪的四大腿要砍下来留着,待女婿、姑爷、舅舅和至亲送礼时做回敬,自家吃的只是肚腹和胸腔部分。
  在苗族世代相传的古歌《枫木歌》中说,最早这个世界上有着12头水龙,12条旱龙,12条水龙是由水牛来主管,而旱龙由人来主管。苗家人主要以养殖农耕为主,因此苗家人招龙,主要是招“水牛龙”。希望招回水龙后,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因此,招龙既是一种习俗,更是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在鬼师的引领下,寨子里各家各户选出的代表,扛着铜鼓,背着祭品沿着本寨的最高山脉而来。雨越下越大,而这丝毫也没有阻拦招龙的队伍行进的节奏。不管是男人还是妇女,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好像人人都怀揣着祈祷,肩扛着希望。
  到了高高的山顶,鬼师和寨子的长老们摆好了祭桌。鬼师开始庄重的抛撒“招龙米”并开始念祭语。
  鬼师念完招龙词,开始了回家的归途,一路上,鬼师抛撒着招龙米,每过一个山头,还插上一个招龙的白纸钱。当招龙的队伍来到了“迎龙坪”时,寨上的男女老少早已在此等候了,供桌上摆好了祭品,鬼师将各家各户聚集的招龙米和村民们在附近的龙脉上挖来的龙土,连同猪肉一起分发给寨子里的各家各户,表明已经将龙引进了各家各户,得到了龙的保佑。

四、人物
  杨大六

  (?-1872),苗族,贵州丹江(今丹寨)人。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参加张秀眉领导的苗民大起义,为义军主要将领之一。跟随张秀眉征战七年,建立了以台拱、丹江、凯里、清江、施秉、黄平为中心的根据地,曾联合侗族义军进击湘西,连破麻阳、沅州、晃州、黔阳、会同、靖州等地。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义军在黄飘歼敌二万余人,取得了黄飘大捷。九年(公元1870年),义军失利,退守雷公山。十一年(公元1872年)初,义军在乌鸦坡决战中损失惨重,四月在乌东惨烈的肉搏战中失败,与张秀眉一同被俘,一同就义于长沙。

 
 

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 版权所有 © 1997-2009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九寨沟旅游网) 邮编:610031
  电话: AAAAAAAAAAA AAAAAAAA  AAAAAAAA  AAAAAAAB AAAAAAAC  传真: AAAAAAAAAAC
  蜀ICP备05002088号
免责声明:本页部份数据由网友上传和热门链接自动获取生成,不代表本公司观点;如果您认为有不详之处,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公司联系,我们将进行相应处理。
本网站由 成都汉讯科技 提供WAPRSS技术支持与维护软件开发
友情链接:台湾旅游 九寨沟 峨眉山旅游 成都旅行社 青城山旅游 都江堰旅游 四川现代艺术学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