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 山 后 石 坞 松 韵
走进泰山的后石坞,就像作了一场梦,似梦非梦,非梦又似梦,就当是梦游了一次仙境吧……
北天门是岱顶天境的北门,也是后石坞的山门,从岱顶顺势跨过北天门,一阵阵凉爽的清风扑面而来,一层层薄雾顺风飘过,哦,进入仙境了。
小时候听老人们说,后石坞是一个一般人不敢去的地方,那里很险、很神秘,没路、没有人,走在唯一的一段独足盘道上,稍一不慎就会跌入万丈深渊。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后石坞变了,神秘的后石坞向游人敞开了胸怀。
走在整洁的古松观光盘道上,迎着透过云层缝隙射出的一缕晨光,信步漫游,幼松在歌唱,清风在飘荡。
后石坞松涛是泰山的一大自然奇观。泰山百年以上的古松大部分都集中在这里,每当风起云涌,阵阵松涛如一首大自然交响曲回荡在山涧峡谷……
这时,你若置身松林,就会被感染,会迷恋,会陶醉。不,都不对,你是在享受,享受纯朴的大自然。
说后石坞是仙境,因为这里有灵云,它地处岱阴顶峰,经常被云雾围绕,云雾成了古松的伴侣,云雾就象指挥家调和着大自然的旋律。
后石坞的古松很神,很有灵气。它们性情泼辣,适应能力强,大都生长在岗坡和峭壁上。坚毅不屈的品格,把泰山人特有的神韵表现的淋漓尽致,它们是松,却更象泰山人。
后石坞古松很美,很有韵味。它们身藏大山,呼吸自然,造就了一付具有民族美学特征的刚阳之美。
后石坞的古松很妙,很有巧工。它们粗犷豪放的躯干上长就了许多造型优美的巧枝,细细的品味非常美妙,真是粗中有细,拙中有巧,妙不可言呵。
棵棵劲松挺立在面前,阵阵松涛从耳边飘过,我仿佛听到了阿炳的不朽之作《听松》伴随着松涛渐渐的飘来……。
抗战时期,民族音乐家阿炳根据宋代抗金英雄岳飞的历史故事,借松涛之物,咏豪迈之怀,创作出了表现中国民族坚强意志的抗日爱国曲目《听松》,全曲激昂奔放,刚劲有力,歌颂了中国人民如青松般高洁的民族气节,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感……
也许是阿炳手中弓弦的魔力;
也许是泰山松涛的震撼;
把我从古松奇梦中惊醒。
云雾已经随梦飘逝,令人眩目的阳光照射着松林,我急步走下一段弯曲的小盘道,放眼望去,两株亭亭玉立的古松把我吸引住,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姊妹松”。
“姊妹松”的传说故事早有耳闻,两姊妹坚贞不屈的品德已经深深的印在脑海里,不过,真的见到姊妹松,让你折服的是它们楚楚动人的身姿,傲然挺立,高雅动人的造型,的确令人倾倒。
九龙岗,是因长在山岗上的“九龙探海”而得名.九棵古松,九种个性,龙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延伸。
记得有一位清代的诗人,这样吟诵后石坞的松林:
石坞松围万顷阴,纡回鹤径入萧森。
凌晨海雾平清涧,向夜江涛卷碧岑。
有人说,游泰山不到后石坞不成一游,我感觉不游后石坞终生遗憾,在这里你能与大自然对话,在这里你能领悟泰山松的神韵。
作者:songsen